12月2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2-02 21:25

今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56场),介绍了有关情况。

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通报,12月2日0-12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12例。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巩固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12月1日,全市报告新增感染者6472例(不含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的64例),较11月30日减少112例。  

12月1日,中心城区共报告新增感染者5420例,较11月30日减少102例,报告数量连续4天下降,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区和集中隔离点,其中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等4区共报告4910例,占中心城区的74.39%。同时,中心城区社会面发现感染者降低至个位数;925个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调整为低风险区,“无疫小区”“无疫社区”分别新增28个、126个,现已成功创建“无疫小区”8787个、“无疫社区”816个。中心城区以外区县,12月1日共报告新增感染者1052例,社会面发现感染者13例,占比1.24%。

深化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强调,下一步,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重庆工作组的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科学性、精准性,坚持不放松、不过度,坚持“入渝四即”防输入,坚持差异化防控防反弹,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优化防控措施并不意味着放松疫情防控。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不大意、不松懈,进一步增强防护意识,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齐心协力继续理解支持、配合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在这里,也提醒和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尽快加强接种免疫。

关于差异化防控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昨天也提到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对优化风险区的划定举措其实就是对当前重庆的疫情形势呈现一个差异化的防控。那么简单的来讲就是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对高风险区,高风险区要严管严控。为什么呢?既然叫高风险,就是有传播的风险。前几天也给大家介绍过,高风险区的划定我们是严格按照第九版和二十条的相关要求,原则上以单元、楼栋为单位来划定,如果的确没有社区传播风险就不要划。但是对高风险区既然划了,就说明它是有传播风险的,要防扩散、防外溢,所以在高风险区内就是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所以对高风险区就是这样一个原则。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符合条件就及时解封,快划快解。

第二类就是低风险区,也就是有高风险区的乡镇、街道,除了高风险区以外的区域就叫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不等于没有风险,在这里边我们主要提到的防控原则就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也要减少流动。一方面不要让高风险区的风险外溢到低风险,同时低风险内也要提防可能存在的潜在感染者导致的传播造成疫情的扩散或者反弹。所以对低风险区不等于零风险区,我们同样要做好个人防护,同样要避免聚集。

在这两类之外还有一类,就是我们讲的没有疫情、没有高风险区的乡镇、街道,这里边还有一块,就是即便是在低风险区,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创建的“无疫社区”“无疫小区”,这类实行的是常态化防控区域,常态化防控区域就是对“无疫社区”鼓励创建由点到面,对无疫小区也好、无疫社区也好,对无疫乡镇或者叫常态化防控区我们是逐步放开,毕竟中心城区各地、各个区域里边除了高风险区严管,它的交流来往没有什么障碍,人员的流动也是很方便的,就是需要我们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有序地流动,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所以我们是这么一个分类分区进行管理。

关于核酸检测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在回应网友提问时表示,根据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的相关要求,目前对核酸检测我们是明确了不得随意扩大核酸检测的范围,不按行政区划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重复检测、不加码检测,这是个大的原则。

具体来讲,刚才网友们的提问实际上主要是针对自己需不需要做核酸,我可以告诉大家,一般情况下你不需要做核酸,不过有的情况还得做。什么情况呢?第一类就是高风险区,你在高风险区里边就得按照相关的规定做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值得指出的是,按照二十条的要求,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做核酸的中间可以做抗原,不一定做核酸。做抗原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快捷,而且可以自己做,那么对防疫人员、一线抗疫人员现在这种紧张的人力资源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和措施。这是对高风险区里边的。

第二个就是对一些高风险岗位的重点人群,也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04号文件相关规定做核酸。举个例,现在的这些快递小哥、保供的一些人员、物流等人员是要求做核酸的,对一线防疫人员是要做核酸的。

一方面我们会对他们安排核酸检测的点,我们对一些快递小哥还会安排先做抗原,抗原、核酸同时做,抗原是阴性就先出去给大家服务,这么一些措施来方便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对大多数市民群众就根据自身需要,你需不需要做核酸。现在我们日常的出行、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的还是得做核酸。具体来讲,比如说一些公共场所,现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现在疫情防控的需要是要求有72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

比如说你要离开重庆,那么按照国家的要求,你要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要离开中心城区,同样的也要提供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不过现在特别明确的是你回家、回小区、进社区(当然除了高风险区以外),是不需要核酸阴性证明的。为了保障大家能够做到核酸,能够有地方做核酸,中心城区各个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也在组织安排设置一些社区的核酸检测点,满足大家的核酸检测需求。

既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

还要尽快有序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重庆,尤其是中心城区仍然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既要做好常态化防控或者说差异化防控,又要减少防控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不便,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既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还要尽快有序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那么怎么来把握呢?我想总体原则就是不放松、不过度,该管的要有效的管住,该放的有序的放开。具体来讲可以是几个方面:

第一是最好理解、最简单的,那么就是高风险区,刚才我也讲过,高风险区就是一个严格管控,防扩散、防蔓延,在高风险区里边咱们就静待解封,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就降为低风险区了。第二类就是对低风险区的,当然也包括常态化防控区当中的市民。这里边与我们群众密切相关的一些场所,我们会分布有序的放开,刚才两江新区的程文迪先生也给大家作了一些介绍,具体来讲就是对比方说商超、酒店、宾馆、药店、诊所、理发店、体育场、银行网点等等,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场所,我们有条件的就开放,但是在现在对一些室内密闭性的空间,比如说棋牌室、麻将馆,室内的游泳场所、游泳馆、网吧、剧本杀这些还会继续暂停开放,等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条件成熟的时候会有序开放。

第二个要把握的就是在有序开放公共场所当中,我们还得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有序的流动、有限的聚集,这也就是刚才我讲的对低风险区和常态化防控区里边要防反弹,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要不然就前功尽弃。具体来讲就是三个方面大家可以理解一下:一是公共交通将会陆续恢复。既然公共交通陆续恢复了,二是我坐交通工具需不需要什么手续?不需要,就是渝康码查验;但是进公共场所需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刚才我也讲了为什么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到医院、到其他一些地方,目前都还是要求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我在听网友说到过一些情况,有些地方好像不查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了,甚至有的地方还不用查了,但是在重庆当前这个关键的时候,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在短时间内,起码在疫情还没有进一步好转的时候我们会继续保留防控措施,要有72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三是大家进出本人居住小区、院落,只需要出示你的绿码渝康码就可以。

第三个要了解的就是流动,刚才讲有序流动、有限聚集不扎堆。流动就是讲离开重庆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这是国家大的规定,离开中心城区同样我们也参照这个规定,你到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县也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区与区之间,比如九龙坡到大渡口,这些跨区的活动我们还是建议尽量减少,非必要就不要跨区流动,少聚集、不扎堆,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来把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好,巩固我们既有的成果,朝好的方向转,这样大家也可以更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那么就是第二步开放,包括棋牌室、麻将馆这些地方就可以开了。

在这里再补充一点,要到重庆的来渝返渝人员我们继续落实“入渝四即”的措施,按照既往的要求、按照国家的要求,来了以后落地即检,对有高风险区、低风险区来的要实施“三天两检”,同时也要有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